这瓶精酿

考古学的角度介绍一个遗址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11 2024-02-05 13:11 admin

一、考古学的角度介绍一个遗址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关于这个问题,跟小伙伴们分享几点关于考古报告编写的一些思考:

理想的考古报告

21世纪初,学术界开展了一轮以“理想的考古报告”为议题的热烈讨论,据统计,约有二十余篇文章涉及此问题(如曹兵武:《考古报告三题》,《江汉考古》2002年第2期)。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就此问题各抒己见(如张庆捷:《考古发掘报告积压的问题》,《中国文物报》2011年9月23日)。总体来看,学界认为“理想的考古报告”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1. 全面准确地发表发掘资料,包括所有的层位关系;
  2. 注重客观原始材料的描述,如按单位发表成组器物;
  3. 考古报告应注重实效性,发掘资料应及时公布。

此外,也有学者提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古报告应该修订或重新发表(霍东峰:《也谈考古报告的编写》,《草原文物》2007年第2期)。

正是在以上诸多学者的呼吁和建议下,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好的考古报告出版,例如2014年出版的《二里头(1999-2006)》就是其中的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二里头(1999-2006)》,文物出版社,2014年)。该报告全面、翔实地发表了二里头遗址1999至2006年八个年度的勘探、发掘资料,如第六章“宫殿区”一节中便公布了大量的层位关系线图及叠压打破关系示意图,并按单位发表了宫殿区诸多遗迹的出土物,提供了完整的器物组合,为研究者检索与使用提供了极大便利。

关于编写考古报告的思考

经过上述发掘过程的困惑与资料整理阶段的思考,笔者认为,好的考古报告除了具备上述几项要求之外,似乎还需注意一点,即应该成为一种为其他发掘者提供汲取田野发掘经验、规避发掘失误的途径。也就是说,考古报告应该注意对遗迹田野发掘工作的详细描述。具体来讲包括:

  1. 此类遗迹刚露头时的具体情况,其形制、堆积可能如何,怎样辨识及确认此类遗迹?
  2. 发掘者是如何清理的,清理的过程中哪些部位应该着重留意,清理过程中是否有需要特别注意的现象或遗物?
  3. 最终清理的结果,遗迹形制如何,包含物有何特点?
  4. 工作中是否出现失误,如果有的话,原因是什么,以后的工作中如何减少或规避此类失误?

以上几点应该说都是田野发掘的常识,经常参与发掘工作的人对此肯定很熟悉。但经常参与田野发掘并不代表会遇到所有类型的遗迹。一般情况下,遇到某类无法判断其性质的遗迹现象,要么采取稳妥严谨的做法,即在数次刮面、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多种可能性;要么直接解剖,企图通过创造剖面对其性质作出判断。前者可能经过苦思冥想最终解决问题,但也有可能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发掘进度受阻;后者也往往难达预期目的,因为即使剖面显示出堆积状况,但遗迹性质仍不明了。总之,田野发掘尤其是在较为陌生的区域开展发掘工作,前人的田野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当遇到陌生又复杂的遗迹现象时,手头如果有一本满足上述几点要求的考古报告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可以说这样的发掘报告是这种情况下我们减少或规避失误、提高发掘进度的“操作指南”。

例如,对夏商时期铸铜作坊的相关遗迹如烘范窑的描述,就不应该仅仅介绍清理后的最终形制及出土物,而应该详述其发现、判断、发掘方法、发掘经过及出现的问题等。因为目前发现的夏商时期可以确认为烘范窑的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不单单形制,即使是发现及发掘过程本身,都具有标杆意义。这样,当其他遗址遇到类似的遗迹现象时,则可以通过前人的工作经验尽早做出判断,避免失误。因此,本人认为发掘报告的编写,应加强对遗迹工作过程的披露。但考虑到一些形制简单的遗迹清理较容易,故在编写报告时可以有选择性地省略,但对于形制较复杂、较少见的遗迹,则须详述。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遗址的发掘者曾专门撰文说明遗址的发现及发掘过程,如种建荣等对周公庙遗址陵坡墓地、夯土墙及甲骨坑工作过程的披露等(种建荣:《周公庙遗址西周大墓与夯土围墙发现记》,《文博》2005年3期;种建荣、雷兴山:《周公庙遗址甲骨坑H1发掘记》,《文博》2005年1期)。这些文章对于我们汲取田野经验、了解相关学术史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笔者认为好的考古报告除了应当全面准确地发表发掘资料、注重客观原始材料的描述及实效性之外,还须注重对遗迹尤其是重要遗迹工作过程的说明。

(来源:节选自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作者/蒋辉)

二、财务管理毕业论文写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估计可能是一个本科毕业论文吧,以下建议

1、如果要就是为了一个毕业论文,那么就别费劲了,cnki、万方数据库有成千上万个关于增值税的论文,拿一个硕士论文,往下删减内容,自然就可以毕业喽

2、如果不仅仅要毕业,还想学点东西,那就在找个cnki或者万方的数据库的硕士论文,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边删减内容,边认真的通读10遍,不明白不清楚的东西可以翻翻税法书。

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学习的方向:

(1)按照行业分类,比如建筑业、咨询服务业、影视业、商品流通业、以及制造业,拿出一个行业研究一下。

(2)按照纳税筹划的手段,比如纳税者身份、改变流通模式、采取不同的销售方式等等

(3)还可以研究一下,纳税筹划和避税、逃税的关系,或者结合合同与税法研究不同情况下,合同对于增值税的影响等等等

三、数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应该怎么选题?要从哪些方面入手选题呢?

这是我这些年写过的教育类还比较好写的一些,可以参考一下,选题是比较关键的要多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拟定题目大纲,不断强调自己的研究方向,围绕着自己的论据论点撰写。

1、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3、我国义务教育政府支出责任分担机制研究

4、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5、S教育培训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6、民国时期福建省教育视导制度研究

7、基于学校教育视角的家校合作的个案研究

8、大数据背景下网络教育发展的困境和出路

9、论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

10、课堂教学中的性别教育研究

11、消费文化语境中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

1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研究

1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学教师计算机焦虑的状况研究

14、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求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15、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16、中芬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比研究

17、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18、湖北省黄梅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

19、聋哑学校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20、盘锦市农村贫困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21、后现代视角下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研究

22、延边州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调查研究

23、延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

24、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5、外来务工者子女自信心的问题及教育策略

26、秦皇岛市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27、夏邑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28、中美教育游戏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29、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30、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仿真平台设计与开发

31、中韩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

四、我对音乐知识不太懂,想自学一些音乐方面的知识,要从哪学起呢?

我是学乐器的,也算是从零开始吧。你想学的应该是乐理的基础知识,就是识谱,认谱号什么的。我比较推荐的方法就是同时学一门简单乐器,或者是练习唱歌,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接受理论知识。现在应该任何一本教乐器的书上都多少附加一些乐理的学习,慢慢看,慢慢练,见多了就会了。

五、SEM是不是很难学?……想学的话。要从哪开始入手呢?如果连营销都没学过的话……是不是没戏?

本人做5年sem了,从新手到有些经验,中间的各种槛都遇到过。要说sem难不难,怎么学。终归一句话:师傅领进门,实践出真知。找个靠谱的人带你,然后基于理论去实践,不断积累失败经验,慢慢就收获自己的营销经验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