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瓶精酿

啤酒的历史来源?

194 2024-03-17 03:41 admin

一、啤酒的历史来源?

啤酒最早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于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地区。这一历史事实可以在王墓的墓壁上得以证实。

史料记载,当时啤酒的制作只是将发芽的大麦制成面包,在将面包磨碎,置于敞口的缸中,让空气中的酵母菌进入缸中进行发酵,制成原始啤酒。由于谷物的残渣及杂菌污染,酒的味道可想而知。

公元6世纪,啤酒的制作方法由埃及经北非、伊比利亚半岛、法国传入德国。那时啤酒的制作主要在教堂、修道院中进行。为了保证啤酒质量,防止由乳酸菌引起的酸味,修道院要求酿造啤酒的器具必须保持清洁。

公元11世纪,啤酒花由斯拉夫人用于啤酒。 1516年,由巴伐利亚领邦的威廉四世提出世界著名的"啤酒纯粹法"。

1480年,以德国南部为中心,发展出了下面发酵法,啤酒质量有了大幅提高,啤酒制造业空前发展。

1800年时期,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啤酒生产中大部分实现了机械化,生产量得到了提高,质量比较稳定,价格较便宜。

1830年左右,德国的啤酒技术人员分布到了欧洲各地,将啤酒工艺传播到全世界。

二、狗的来源和历史?

狗是上古之是,伏羲教人驯养动物!而狗便是那个时候从狼一步一步的驯养而来的!

三、红苕的来源和历史?

红苕和红薯其实是同一种东西,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叫法。红苕又名红薯、番薯、蕃薯、山芋、地瓜等,一般多为红色表皮或黄色表皮,营养丰富,包含多种人体必需物质,例如维生素A和纤维素等。

红薯原产于美洲中部的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地区,由当时的殖民大国西班牙的商船携带至菲律宾等东亚地区,并快速的在当地广泛种植。在十六世纪末期,也就是明朝万历年间,中国的经商气氛也是相当浓烈,广东福建两省尤为最,一位名为陈振龙的闽南籍商人就在吕宋岛经商。

在他做生意期间,他看到吕宋岛漫山遍野都种满了红薯,联想到自己老家时不时遭受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作物减产民众饥荒。于是产生了将红薯引进中国的想法。

但是当时,在当地殖民的西班牙统治者却严禁有人私自将红薯引入中国,更是在每个通商口岸严加排查。导致了“红薯入京”变得异常困难。不过这也难不倒陈振龙这个机敏的生意人,于是他奇思妙想,将红薯藤缠进汲水绳中随着商船带回中国,跟着他一起回去的还有他脑子里完整的红薯种植技术。

回国之后,他当即向福建巡抚金学曾建议推广种植红薯。金学曾是一个实事求是,正直为民的好官,在当时很受当朝宰相张居正的重用。恰逢四个月后福建遭遇大旱,作物减产,眼看着一场大饥荒又要开始了,金学曾果断的决定,推广红薯的种植。

在四个月中啊,陈振龙也没闲着,他一直在自家后院尝试种植,其效果也是相当不错的。种出来的红薯“子母相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蜜枣。”

自从红薯在福建开始种植,陈氏家族一直没有放弃对红薯的宣传,开始向旁边的浙江广东江苏等地推广种植。但是过程却不太顺利。就江苏为例,该地区是传统的鱼米之乡,富庶之地,红薯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新奇的外来植物。

但是,在向北方推广时反而出奇的顺利,原因可能是北方土地相对贫瘠,粮食产量不高,所以迫切的需要一种耐贫瘠产量高的粮食作物缓解粮食紧缺的问题。红薯的来临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缺。由于我国对外来物品习惯以番命名,所以在中国红薯也叫番薯。

一百多年后,陈家后人根据先辈推广红薯的经过,编纂成了一本名为《金薯传习录》。这也成了科学家对红薯传入中国具体时间经过的研究保留下清晰的历史史料。

四、红薯的来源和历史?

红薯起源于尤卡坦半岛到奥里诺科河口之间(今墨西哥与委日瑞拉之间)。

大约在5000年前被中美或南美人民驯化。早在4000年前雅玛人(印第安人的一支)就开始种植红薯了。雅玛人在天文和历法上非常先进,但是在生产力上属于石器时代,农业就很落后了。虽然农业种植方式落后但是红薯种植简单,也成为雅玛人主要的粮食之一。

五、生姜的来源和历史?

生姜原产于亚洲东南部热带多雨的山林地区,公元十五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生姜从亚洲传到了墨西哥,进而传入西印度群岛。我国生姜栽培历史悠久,栽培地区广泛,形成了许多生产著名产区,如莱芜,泰安片姜,丹东白姜,汉中觉姜等。

六、濮阳的来源和历史?

濮阳位于中国河南省中东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据史书记载,濮阳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当时这里是夏商时期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随着历史的长河,濮阳先后成为了周、秦、汉、魏、晋等朝代的重要城市,曾经是东汉时期的豫州治所。在历史上,濮阳还是著名的文化名城,孔子曾经在这里讲学,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和历史名胜,如孔庙、曹操陵等。

七、妈祖的历史和来源?

妈祖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信仰之一,她是福建省莆田市南靖县东山镇的民间神祇。妈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福建海上贸易盛行,许多渔民、商人在海上遭遇风浪、海盗等危险,需要一位神明保佑航行平安。据传,妈祖是明代福建南安县长乐乡妈姓林家的少女林默娘,因慈悲救人而被尊为神明,成为海上航行的保护神。妈祖信仰在宋代开始兴起,明清两代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台湾地区,妈祖信仰更是深入人心,成为台湾民间信仰的代表。总之,妈祖信仰源远流长,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海上贸易密不可分。

八、星期的来源和历史?

星期作为时间周期最早起源于巴比伦。现在世界各国通用一星期七天的制度最早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制定,他在公元321年3月7日正式宣布7天为一周,这个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而在中国,明末清初基督教在中国传播时,星期才逐渐被人们所知晓。民国时期规定使用公历之后,星期才逐步普及起来。

星期在中国古称七曜。七曜在中国夏商周时期,是指日、月及五大行星等七个主要星体,是当时天文星象的重要组织成份。中国的七曜开始并未作为时间单位。

在西方,古巴比伦人首先使用七天为一周的时间单位,后来犹太人把它传到古埃及,又由古埃及传到罗马,公元3世纪以后,就广泛地传播到欧洲各国。伊斯兰教、基督教均按照有以星期为单位进行的宗教礼拜活动,故而在许多方言中,“礼拜”逐渐有了“星期”的含义。

九、狐狸的来源和历史?

狐的角色性质早先是图腾、瑞兽,后来是妖兽、妖精,即使在它被视为狐神、狐仙受到崇拜时,也还是妖精。狐女、狐神、狐仙从未列入祀典,一直属淫祀范围,就因为狐神、狐仙之不雅。因此,狐文化前期是图腾文化和符瑞文化,后期是妖精文化,妖精文化是主要方面。作为妖精,狐妖是庞大妖精群中无与伦比的角色,堪称妖精之最。狐妖在从宗教民俗文化进入审美文化后经历了全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改造,成为最具魅力的审美意象。 上古神话有一个关于禹娶涂山女的著名神话,记载在东汉赵晔《吴楚春秋》卷六《越王无余外传》中。这个神话说的是禹到涂山,见到一只九尾白狐,又听到涂山人唱的九尾白狐歌,感到自己的婚姻就应在此处,于是便娶涂山女为妻。神话中的九尾白狐是涂山女变的,九尾白狐是涂山的灵兽。娶了涂山女为妻可以幸福昌盛。所以,禹见到涂山狐其实就是见到涂山女,故而决定要娶她。

十、竹子的来源和历史?

竹子的历史

竹为禾科竹亚科植物,全球约有70属1200种。竹林总面积有3亿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亚洲最多,非洲次之,同纬度的欧洲几乎没有竹。我国竹类专家经研究证实,我国西南部山地不但是亚洲竹子的主要发源地,也是现代竹子的分化和分布中心。

我国种植竹子有悠久的历史,通过对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考古研究,证明7000多年前,我国民间便开始认识和种植竹子;在湖南洞庭湖新石器遗址发现竹子被用于建筑;在浙江钱山漾遗址(距今5300—4200年)有竹萝、篮、簸箕、箪等出土文物,证明竹子用于日常生产,生活有5000年的历史。中国人用竹筷、食竹笋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200年前兴建的历史上的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竹子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典范。世界上最古老的自来水管便是竹子制作的,当时被称为“笕”;最晚在汉代,已利用竹制成竹缆绳用于打井,由于竹缆的抗拉强度达每平方寸4000公斤,与钢缆的抗拉强度相似,故早在汉代便打出了深度达1680米的盐井,这种用竹缆打井的技术,19世纪才传入欧州。1859年美国人用这种方法在宾夕法尼亚钻出第一口石油井,为此人们把竹子喻为植物中的“钢铁”。竹子用于交通是在2000多年的西汉时期;用于军事是在南宋以后;竹子用于造纸则始于晋代。

据最新资料表明,我国是世界上竹类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无论是竹林面积,还是蓄积量,竹笋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素有“竹子王国”之称,拥有十分丰富的竹类资源和源远流长的竹文化。境内有竹类40多属、400余种,竹林面积约400万公顷。自有文字记载,便有竹的叙述。我国第一部有关竹子的专著是晋戴凯之的《竹谱》,宋代僧人惠崇写的竹谱今已失传,到了清代陈鼎也有写过竹谱。另外《易经》、《书经》、《周礼》、《礼记》、《尔雅》、《山海经》等书中,都有竹的记载。秦朝时,秦始皇已把竹子引种于咸阳的宫廷园林中。汉代的宫廷苑园中设有修竹园、竹圃。明清时有关竹子的栽培和利用逐渐兴盛进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